目前,近四分之一的澳洲人被排除在數位環境之外。這意味著他們錯過了線上連結帶來的社會、教育和經濟效益。
面對這種持續存在的“數位落差”,各國正在討論綜合人工智慧(AI)的未來。
但如果我們不從當前有關數位排斥的問題中學到教訓,它也可能影響人們未來的人工智慧體驗。這是我們發表在《人工智慧與倫理》雜誌上的新研究的結論。
什麼是數位落差?
有充分證據表明,數位落差是社會鴻溝。那些錯誤的一方將面臨存取、支付和使用數位服務的困難。這些缺點顯著降低了生活品質。
數十年的研究讓我們對誰的風險最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澳大利亞,老年人、居住在偏遠地區的人、低收入者和原住民最有可能被數位科技排除在外。
縮小範圍後,報告顯示,全球有三分之一的人口仍處於離線狀態,代表著最貧窮的國家。在全球範圍內,數位性別差異也持續存在,女性在數位連結方面面臨更多障礙,特別是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
在冠狀病毒大流行期間,數位不平等的影響變得更加明顯。世界上很大一部分人口被迫“就地避難”,無法離開家、逛商店或尋求面對面的聯繫,而那些無法使用數位網路的人則面臨嚴重風險。
其後果包括社會孤立、就業機會減少以及無法獲得重要的健康資訊。 2020 年,聯合國秘書長表示:“數位落差現在是生死攸關的問題。”
這不僅僅是訪問問題
與大多數形式的排斥一樣,數位落差以多種方式發揮作用。它最初被定義為能夠使用電腦和網路的人和不能使用電腦和網路的人之間的差距。但研究表明,這不僅僅是一個訪問問題。
很少或沒有訪問會導致對數位技術的熟悉程度下降,從而導致信心喪失、動力不足,並最終產生一種「數位化尚未準備好」的固有感覺。
隨著人工智慧工具日益重塑我們的工作場所、課堂和日常生活,人工智慧可能會加深而不是縮小數位落差。
數位信任的作用
為了評估數位排斥對人們人工智慧體驗的影響,我們在 2023 年底對數百名澳洲成年人進行了代表性樣本調查。我們首先要求人們評價他們對數位科技的信心。
我們發現,女性、老年人、薪資減少的人和數位化訪問較少的人對數位化的信任度較低。
然後,我們請同樣的人評論他們對人工智慧的希望、恐懼和期望。總體而言,數據顯示人們對人工智慧的看法、態度和體驗與他們對數位科技的整體感受有關。
換句話說,人們對數位化越有自信,他們對人工智慧就越積極。
為了建構真正全面的人工智慧,考慮這些發現非常重要,原因有幾個。首先,我們確認數位信任並不是每個人都享有的特權。
其次,它表明數位包容不僅涉及訪問或某人的數位技能。人們對自己與科技互動的能力的信心也很重要。
第三,我們表明,如果不解決現有形式的數位排斥問題,它們很可能會蔓延到對人工智慧的看法、態度和體驗。
許多國家目前正在採取措施縮小數位落差。因此,我們必須確保人工智慧的興起不會推遲這些努力,或者更糟的是,不會加劇不平等。
我們應該對人工智慧抱有什麼期望?
儘管存在許多相關風險,但如果負責任地部署,人工智慧可以對社會產生重大的正面影響。其中一些直接針對包容性問題。
例如,電腦視覺可以在比賽期間追蹤網球的軌跡,讓盲人或弱視觀眾聽到球的聲音。
人工智慧被用來分析線上招募訊息,以促進原住民等代表性不足的群體的就業成果。雖然仍處於開發的早期階段,但人工智慧驅動的聊天機器人有潛力提高醫療保健服務的可近性和可負擔性。
但只有我們也解決數位落差的原因,這個負責任的人工智慧未來才有可能實現。為了開發和使用真正具有包容性的人工智慧工具,我們必須先確保數位排斥情緒不會蔓延。
這不僅解決了接入和基礎設施的實際問題,而且對人們的參與程度、能力和對技術的信心產生了連鎖反應。
Sarah Vivienne Bentley,Data61 負責任創新研究科學家; 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 Strategy Foresight 首席研究顧問 Claire Nortin 表示: 數據61
本文根據知識共享授權從 The Conversation 重新發布。閱讀原文。